导航菜单

秦明:国军军长被判死刑,临刑前高呼“毛主席万岁”

  之所以写这个题目,就是因为一些心理阴暗的小人和营销号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又开始炒作“抗战老兵仵德厚”的事,暗戳戳地塑造一个“解放后被投进监狱蒙冤的抗日英雄”形象。

图片

  仵德厚生前接受媒体采访

  仵德厚被投进监狱一点都不冤枉。

  1948年7月,解放军对山西太原国民党守军发起进攻。时任国民革命军第30军黄樵松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军人,不愿意跟着蒋介石反动集团打内战,就联系解放军准备临阵起义,并将起义的计划提前告诉了跟过自己16年的老部下——第30军27师的师长戴炳南。

  戴炳南犹豫不决,于是便找到自己的结拜兄弟——27师副师长仵德厚商量。在仵德厚的怂恿下,戴炳南为了荣华富贵就向阎锡山告发了黄樵松军长,导致起义失败,黄樵松及与其谈判的人民解放军干部晋夫等人被押往南京,最终被杀害。

  黄樵松在南京的牢狱中受尽折磨,却拒绝向敌人低头屈服,在狱中写下了“戎马仍书生,何事掏虎子?不欲蝇营活,愿为国民死!”的五言绝句《死》以明志,他坚信中国的希望在于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而不在腐朽的国民党。

图片

  1948年11月27日,黄樵松在南京的中央军人监狱壮烈牺牲,临刑前他高声呼喊:“南京解放万岁!全中国解放万岁!共产党万岁!毛泽东主席万岁!”延安劳动英雄吴满有等人在1943年11月最早喊出的口号,竟然获得了一位国军高级将领的衷心认同。

  因为举报有功,仵德厚因此升任27师师长,戴炳南则被提拔为30军代军长。

图片

  戴仵二人在举报起义军长黄樵松这件事情上罪恶昭彰,没有丝毫的历史疑点。

  太原城被解放军攻破之时,戴仵二人被俘。最终,罪大恶极的首犯戴炳南被执行枪决,仵德厚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被押送山西太原市第一监狱改造。

  1959年,仵德厚十年刑满释放,获得探亲机会,其后被指定到山西省太原东台堡太原砖厂当工人。1975年,毛主席签署“凡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军警宪特一律释放,与家人团聚”的命令,仵德厚返回家乡陕西省泾阳县龙泉镇雒仵村与家人团聚,每个月能收到当地公社砖厂给他的38元工资。此时,他入狱时尚年幼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已经被新中国培养长大成人。

  1986年,仵德厚被吸收为泾阳县政协委员,每月津贴提高到300多元,后又增加到800多元。

  正所谓“功是功,罪是罪。”

  仵德厚本是一名家道中落的辍学少年,在苏联和爱国将领冯玉祥合办的军校受训被培养成了国民党的基层军官。后来跟着蒋介石的中央军围剿红军。中原大战后,仵德厚所在的部队并入国军第30军。芦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仵德厚担任国军30师88旅176团3营营长。台儿庄战役的时候,仵德厚率领3营与日军勇敢作战,取得关键胜利。这是他的历史功绩,没有人否定这段历史。

  与仵德厚比起来,寒门出身的黄樵松很早就在吉鸿昌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30军受到启蒙,一开始就不认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卢沟桥事变之后,黄樵松跟千千万万的爱国军人一样满腔怒火,赶往抗日前线。

  1937年9月的娘子关战役中,黄樵松带着部队在那下盘石车站跟日军展开了拼命的搏斗,还把一架敌机给击毁;台儿庄战役,黄樵松率领的部队给日寇以重大杀伤;随后,黄樵松还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豫南截击战、信阳攻坚战和南阳守卫战等许多场激烈的战役,均给日寇以重创。1940年5月1日,黄樵松率部在豫南一次歼敌2000余人,这一消息轰动了后方,全国各报都在显要位置予以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1月,蒋介石到洛阳召开第二战区团长以上军官会议。会上,黄樵松有幸结识了八路军将领朱德、彭德怀、贺龙等人,相互交换了对日作战战略战术。黄樵松从自己的实战体验中感到八路军将领的主张非常符合实际,非常正确。其后,黄樵松又多次接触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追求进步,还号召部下学习八路军制订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抗战相持阶段,黄樵松反对蒋介石制造摩擦,还想方设法营救被国民党逮捕的共产党人,很早就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

  黄樵松在抗战过程中一路晋升到中将军长,正是因为他在抗日战争中战功卓越。要知道,黄樵松既非蒋介石的嫡系,没有人脉,也没上过军校,抗战期间这么快的晋升速度,只能通过抗战军功来换取。

  因此,比起抗日功劳,比起思想觉悟,被出卖的黄樵松军长哪一点不比仵德厚高得多?

  1948年10月到1949年4月太原战役期间,国军伤亡六万余人,解放军伤亡亦达四万五千余人。如果不是仵德厚等人出卖了黄樵松军长,这些伤亡是可以得到很大程度避免的,更不必说还有太原战役期间无辜受牵连的老百姓。

  仵德厚的十年“牢狱之灾”真的“冤屈”吗?他好歹得到善了,晚年当上了政协委员,儿孙绕膝,97岁高龄自然寿终;而黄樵松军长和晋夫等解放军干部向谁喊冤?数万阵前亡魂又该向谁喊冤?

  这些历史旧账本来在80年代之前就已经盖棺定论,史实清晰无误;1988年出版的《尉氏文史资料》第3辑的《有关黄樵松起义的前后回忆》一文中,仵德厚也以口述的方式交代了这段历史。

  偏偏在抗战胜利60周年前夕,阵阵妖风又被刮起,历史被逐渐颠倒。

  彼时某些媒体不遗余力地挖掘所谓“抗战老兵事迹”,为此不惜编造了大量历史,不少“抗战老兵事迹”被网友最终揭穿系伪造。

  凤凰卫视则是相中了仵德厚,大力宣传仵德厚为抗日英雄;紧跟着大批媒体纷纷跟进,无数光环加到了仵德厚身上,连台湾都被震动,以至于2007年仵德厚去世的时候连战送来了一个“民族之光”的牌匾。

  仵德厚抗日为真,但功绩却被拔高了;一众媒体话里话外更是暗指仵德厚在新中国受到“委屈”。后者才是他们的真实用意。

  笔者想奉劝某些媒体人一句:纪念抗战的时候,不是不能宣传仵德厚的抗日功绩,但论起功劳,是不是更应该宣传一下被仵德厚害死的黄樵松军长的事迹呢?是不是该揭露一下蒋介石反动集团杀害抗日功臣黄樵松军长的罪孽呢?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