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伏牛石:塔山阻击战之思

  辽沈战役中著名的塔山阻击战,至今广为人传诵。国共两党军队此次生死较量中,上至最高军事统帅,下至各级指战员,无不各尽所能,各展其才,倾尽全力,未尝少怠。其指挥网络铺展之大,战斗场面之空前激烈残酷,双方人员伤亡数量之众多,都给人留下极其深刻印象。

  按照国共双方军队当时所处战略地位及各自军事实力,解放军一方根本不占优势。原因如下:一是军队数量不占优,二是武器装备与国民党军队相差很远,三是据守位置无险可倚,四是周边环境危机四伏。

  然而,战斗结果出人意料,解放军一方取得最后胜利,国民党军队遭到惨重失败。细说内中原因,还需从此次阻击战的重要性说起。1948年9月12日,在中央军委、毛主席亲自谋划与直接领导下,著名的辽沈战役开始了。按照战役计划,中央军委、毛主席首先决定要拿下处于重要战略位置的锦州。

  世人皆知,锦州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用国民党锦州守军最高军事长官范汉杰的话说就是:锦州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华北,一头挑着东北。一旦锦州被解放军拿下,就等于扁担从中间断了。对国民党来说,不但有可能由此丢掉东北,而且有可能丢掉华北。范汉杰被俘后,见到了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他不无感慨地说:我们一直认为你们不会冒险打锦州,因为这里的局势对你们很不利,搞不好你们有可能全盘皆输。我们认为,你们可能先打长春。毕竟那里你们最占优势,拿下来轻而易举。熟料你们竟然先攻锦州。此决定,非雄才大略者不敢为也。之前,范汉杰一直认为,先打锦州是东北野战军最高指挥员林彪所为。然而,林彪很平静地告诉范汉杰:这一决定,是我们的毛主席亲自谋划的。范汉杰一听,连连赞叹:佩服,佩服!

  范汉杰不知道的是,为打锦州,林彪差点犯了战略性错误。他在接到中央军委先打锦州命令后,一直犹豫不决。最后,竟擅自违背中央决定,准备挥师北上,先打长春。后经罗荣桓、刘亚楼极力劝解、毛主席得知消息后对他的严厉批评,才转而决定攻打锦州。毛主席对此事一直耿耿于心,直到六十年代罗荣桓逝世后,老人家在《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诗中,还情不自禁地提到此事: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是大问题。借此肯定时任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罗荣桓,在林彪为打锦州犹豫不决时表现出来的高度原则性。

  中央军委、毛主席先打锦州这一战略部署,等于彻底关闭了驻守东北国民党军队南下出山海关的大门。意味着要将他们全部歼灭在东北战场。以此减缓华北战场压力,不使东北地区国民党军队战败后逃往华北,给随后发起的平津战役增添负担。

  要想顺利拿下锦州,首先必须要阻挡锦州周边的国民党援军。而塔山位于锦州与锦西中间地带,距离锦西只有四公里,距离锦州也不过几十公里。如果解放军攻打锦州之时,阻挡不住来自锦西方向的敌人援军,势必会影响锦州战役的胜败。因此,塔山成了国共双方拼死争夺的首要之地。也就是说,解放军一方守住了塔山,阻挡住了敌人援军,就为锦州战役解除了后顾之忧。塔山一旦失守,国民党援军如期到达,锦州是否拿得下可就另当别论了。因此,中央军委对林彪下了死命令,不讲任何条件,必须按时拿下锦州。林彪当然对据守塔山的四纵司令员吴克华、莫文骅也下了死命令。电视剧《大决战》中,林彪如是对吴克华说:拿不下锦州,中央军委要我的脑袋。守不住塔山,我要你的脑袋。

  由此可见,坚守塔山,阻止敌人援军,任务多么艰巨,意义多么重大,使命多么崇高。

  塔山地势平坦,本是座海拔二百米的小山包。在这里打阻击战,不是解放军擅长的运动阻击战,而是固守阵地雷打不动的阵地战。如果没有无比坚定的决心,视死如归的意志,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样的任务不要说完成,恐怕搁在一般人身上想都不敢想。然而,在人民军队系列里,从来没有谁有资格对上级讲条件,也没有谁愿意对上级讲条件。一旦接受了任务,即便付出全部代价,也要义无反顾赴命,不打折扣完成。

  解放军在塔山阻击战中最终取得胜利,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中央与地方虽在初始阶段存在意见稍相悖之处,但很快形成高度完美的统一。林彪一旦下定决心攻打锦州,即刻不讲代价,全力以赴,一心一意。他要上对中央军委、毛主席高度负责,下对各级指战员负责并对他们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二是广大指战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六天阻击战中,指战员们上下一致,精诚团结,一边阻击敌人,一边利用战斗间歇抢修加固工事,确保敌人军机大炮轰炸时有处可躲,敌人轰炸结束后能继续战斗;三是来自民众的全力支援。塔山附近只有一个百户人家的小村。为支援解放军构筑工事,村里民众把自己的门板、箱子、柜子、桌子、甚至老人寿木,尽皆拿出来支援前线。激烈炮火中,民众不惧生死,出入战场,为解放军输送饭食茶水,抢救伤员。他们既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据战后统计,村里民众先后有一百多人伤亡。共产党人称自己的军队是人民军队,称自己队伍里的指战员是人民子弟兵,确实名副其实,千真万确。人民军队发壮大过程中,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就绝无人民军队的无往而不胜。

  反观国民党军队,官员贪污腐败,尔虞我诈,军队纪律松懈,处处残害民众。国军军长阙汉骞,虽在抗战中屡立战功,但到底改不了他所在队伍里人人身处污泥而自染的特性。他不仅大肆贪污军费、克扣兵饷,甚至将前线用来修筑工事的钢筋水泥暗中掉包,悄悄专卖到京津一带,然后中饱私囊。他的军队临上阵前,还围在他指挥部前,集体向他索要军饷。

  试想,这样的军官,这样处处事事损害民众利益的军队,内外完全腐烂。他们身上,哪还有一星半点士气,哪还有丝毫可资赞叹的战斗力,哪还有丝毫真诚的官兵一致,哪还有一点众志成城下的同仇敌忾?与人民解放军相比,他们虽然数量巨大,装备精良,但充其量不过是绣拳花腿臭皮囊一个。哪能经得住有崇高信仰、精诚团结、不怕牺牲的人民军队的打击?为时六天的塔山阻击战,国民党军队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绝对优良的装备,始终未能走进塔山半步。如此难堪败绩,难怪让他们的蒋委员长大发雷霆,不仅大骂阙汉骞无能,更哀叹自己所谓的时运不济。

  常言说,没有崇高信仰的人,等于没有了灵魂;没有高度自信心的人,等于没有了筋骨。国民党军队里,上上下下,人人皆无信仰,个个全无信心。唯其没有信仰与信心,才使得他们误认为自己手中有枪杆子,即可通吃天下。因此,它们处处事事与民为敌,最终导致人心尽散,狼狈惨败。

  因此,塔山阻击战,解放军赢的不仅是敌人,更是人心。赢的是无力可催的高尚信仰、无物可胜的必胜信心、与民众血肉相亲的生死与共、无坚不催的精神意志。

  2025.5.9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