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子午:释永信东窗事发,迟到的正义还是正义吗?

  2025年7月27日晚间,少林寺管理处发布通报称:

  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图片

  释永信东窗事发并非毫无征兆。

  早在2015年,弟子释延鲁实名举报释永信侵吞寺产、转移少林寺资产至个人公司,“释正义”发帖爆料其包养情妇、育有私生女,并公开“通奸笔录”的事件在当时引发过一场舆论海啸,少林寺官网要求查处造谣者,多部门介入联合调查。2017年2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相关指控证据不足,“私生女”实为收养孤儿,其双重户籍系历史遗留问题。

  这些年来,释永信曾经因为“身披价值16万的袈裟”、“1串佛珠过亿”、“16辆豪车出入”、“给失足女开光”等问题屡登热搜。这些问题吃瓜群众都觉得不正常,知道更多内幕的相关监管部门难道不清楚。

  此外,少林寺年收入超3亿的门票、香火等收入流向未公开审计,关联18家企业通过“少林寺无形资产管理公司”交叉控股规避监管、2022年豪掷4.52亿元购郑州商业用地等问题更是早已饱受舆论诟病。

图片

  从此次少林寺管理处发布的通报看,2015年以来关于释永信的种种举报、质疑又一次成了“遥遥领先的预言”,这无疑是对十年前的调查结论的巨大嘲讽,更是对公信力的巨大伤害。

  而这点修饰外观的“羽毛”无足轻重。

  十年前的举报发生后如果能启动有效调查,资产转移和流失可能被提前制止,4.52亿购地等争议性宗教资本无序扩张可能不会发生,文化胜地少林寺也不会彻底沦为“少林集团”的IP商标。最终,只是寺院、信众、举报者承担了所有。

  此情此景让笔者想到了那句“迟到的正义还是正义吗?”

  释永信的倒掉是偶然还是必然呢?

  在万众下海的1987年,释永信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主导成立少林寺武术队,开始了以商业反哺文化为名构建资本帝国的道路;

  在私有化风起云涌、现代企业制度风卷残云的1998年,释永信注册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涉足商业运营;

  在入世前夕的1999年,释永信升任第30代方丈,提出“少林学”概念,推动少林国际化;

  在“资本化运作”流行的2010年代,释永信通过“少林寺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控股18家企业,覆盖文创、旅游、地产等领域,复杂架构为资产转移提供便利,也增加了监管穿透难度;

  新媒体盛行的2020年代,释永信又玩起了抖音、微博,亲自下场带货……

  从释永信的发迹史看,他精准地踩中了时代脉搏,几乎把握住了每一个重要的命运转折点,让少林寺从禅宗祖庭沦为“商业帝国”符号,信徒精神信仰被资本化操作玷污,“佛门CEO”最终身陷囹圄,释永信无疑代表了资本的时代精神。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