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真正的共产党是最彻底的革命政党——纪念毛主席逝世49周年

  毛主席生前曾经说过“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1948年11月《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于1960年代又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他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着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这些矛盾,只能通过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来解决。

  然而这些年,有一种观点认为,共产党执政以后就不是革命党了,而是成为了执政党。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革命党只代表一部分人民、部分阶级的利益,通常是下层人民的利益,而执政党应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共产党执政以后代表的就是全体人民的利益。二是革命党强调阶级的对立,宣传阶级斗争,以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而共产党执政以后应强调全体人民、所有阶级、阶层的团结。

  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始终有“四个存在”

  前苏联的教训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赫鲁晓夫上台后,积极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民国家全民党”的理论。1961年,在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公开打出了改变苏联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旗号。他宣布用所谓“全民党”来代替无产阶级政党。苏共纲领说:“由于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由于苏维埃社会的一致的加强,工人阶级的共产党已经变成苏联人民的先锋队,成了全体人民的党”。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声称,苏共已经“成为全民政治组织”。赫鲁晓夫提出全民党的目标后,遭到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反对。为此,在1963年7月的中苏两党会谈中和苏联报刊上,赫鲁晓夫再次论证了把苏联共产党建成全民党的几条理由。赫鲁晓夫说,把苏联共产党改变成为“全民党”,是由于:第一,苏联共产党代表着全民的利益。第二,全体人民接受了工人阶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工人阶级的目标——建成共产主义——已经成为全民的目标。第三,苏共的队伍是由工人、集体农民和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组成的,苏共在自己的队伍里联合着全国一百多个民族和部族的代表。第四,党的活动的民主方法也符合党的全民性质。

  看看,赫鲁晓夫的这个说法与我国鼓吹“共产党执政以后就不是革命党了,而是成为了执政党”的人的说法是何其相似!

  前苏联的事实已经证明,在苏联解体前始终有“四个存在”,即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着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正是赫鲁晓夫鼓吹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全民国家全民党”的理论,葬送了前苏联和苏联共产党。

  前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原有的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存在,但由于始终存在着残余和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存在着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威胁,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始终存在着激烈复杂的阶级斗争,共产党内还会出现西方资本主义的代理人,特别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会出现一个资产阶级化了的官僚特权阶层。前苏联就是在帝国主义“和平演变”阴谋、意识形态领域里资产阶级的进攻、共产党内的西方资本主义代理人(戈尔巴乔夫等)和官僚特权阶层,这四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灭亡的。

  其次,在社会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主要来自于共产党内

  ‌列宁说过,“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毛主席在《矛盾论》中也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前苏联的教训也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主要来自于共产党内。在前面说到的导致前苏联解体的四种因素中,共产党内的西方资本主义代理人和官僚特权阶层是最主要的因素,而这两种势力都存在于共产党内。

  共产党内为什么会存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代理人?我认为主要有三种原因:

  一是党内的一些人在民主革命胜利后,思想还停留在民主革命阶段,他们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

  二是党内的一些人,或者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留学工作过,或者在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长期影响下,认为走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强国富民。

  三是党内的官僚特权阶层虽然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但其中许多人认为国家只有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自己及其家人才能富得“名正言顺”。

  以上三种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共产党内的代理人。

  至于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掌握着很大的公权力,而这些公权力给他们及其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因此如何保住手中的权力就成为他们最大的愿望。正是由于这种愿望的存在,使他们或拉帮结伙或不谋而合,成为官僚特权阶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内因。

  二是在社会主义阶段还存在着官员等级制度等资产阶级法权,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会成为导致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腐蚀剂。例如前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与发展,与斯大林时期建立的官职等级名录制度是分不开的。斯大林将官员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待遇和特权。高级官员住别墅、吃特供、享受顶级医疗,而普通民众却在为面包和住房发愁。这种制度表面上是为了激励官员效忠政府,实则将社会撕裂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加剧了社会矛盾,让特权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导致了前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和不断发展。

  毛主席曾经说过:“进城以后,我们许多干部官越做越大,离人民群众也越来越远喽。这在党内是个相当普遍的问题。”“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恭恭敬敬孝敬父母的义务,绝不能有骑在父母头上作威作福的权力。现在党内许多人已经把这个关系搞颠倒了,把主仆关系搞颠倒了。国民党就是把这个关系搞颠倒了,最后被赶到一个岛子上去了。如果共产党把这个关系也搞颠倒,我看,迟早有一天,也会被人民群众赶到某个小岛子上去的。你相信吗?你不信我信。”

  毛主席还说过:“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前苏共领导集团由于把党员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搞颠倒了,成为资产阶级化的官僚特权阶层,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结果最终被苏联人民所抛弃。

  第三,“执政党论”的要害是抛弃社会主义革命,走资本主义道路。

  共产党是最彻底的革命政党,革命性是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真正的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后,革命性仍然是党的第一属性。尤其是在长期执政的环境条件下,时刻面对着党可能变质、政权可能变色的现实危险和挑战,只有始终保持党的革命性质不变,才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而“执政党论”却认为,革命党只代表一部分人民、部分阶级的利益,通常是下层人民的利益,共产党执政以后代表的却是全体人民的利益;革命党强调阶级的对立,宣传阶级斗争,而共产党执政以后应强调全体人民、所有阶级、阶层的团结。所以,共产党执政以后就不是革命党了,而是成为了执政党。

  这种观点是非常荒谬的。

  其一,不分主次的“代表全体人民利益”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共产党执政以后虽然代表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但却是以劳动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的利益,当劳动阶级的利益与其他阶级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把劳动阶级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至于不分主次的“代表全体人民利益”在世界上是根本就不存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及执政党也说“代表全体人民利益”,但主要代表的却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及执政党,则主要代表的是劳动阶级的利益。

  其二,真正的共产党执政后必须始终保持党的革命性。

  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阶段,由于始终有“四个存在”,共产党执政以后,必须始终与任何违背以劳动阶级为主体的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作斗争,包括与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阴谋作斗争,与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进攻作斗争,与党内的西方资本主义代理人和官僚特权阶层作斗争。这种斗争是共产党第一属性——革命性的体现,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要求。

  由此可见,“执政党论”实际上为党内那些思想还停留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人,或者受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长期影响的人,或者为保住自己既得官僚特权利益的人,或者三者兼而有之的人,抛弃社会主义革命、走资本主义道路人提供了理论根据。一句话,“执政党论”的要害就是抛弃社会主义革命,走资本主义道路。

  分析前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以及这些年我国发生的一些事情,今天,我们再重温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就越发感到他老人家的高瞻远瞩和英明伟大。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