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早接触中国精英式“宽容”论是在十几年前。
2010年药家鑫驾车撞倒下班女工,为灭口,药家鑫连捅数刀下班女工。就因为药家鑫是音乐学院钢琴系学生,数位社会名流联名发出公开信呼吁放药家鑫一码,轻罚药家鑫的“激情杀人”,要以激情杀人之特殊原因宽容药家鑫,降低法律惩罚,免死。
2009年云南李昌奎,将同村19岁女子击昏后强奸,之后将此女子与其3岁的弟弟一同杀害,极其凶残。云南高院判死缓二年执行,当时云南高院一副院长声称要把该案树为废除死刑的标杆,与世界文明接轨,体现宽容。后在社会舆论强烈反弹下改判死刑。
后来,“宽容”论走向更广泛领域,侮辱英烈,否定伟人,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国体政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否定前30年等,都有“宽容”之声,“宽容”之辩。
2021年南京女教师胡言南京大屠杀不存在,公知大V们以所谓“告密”消解其恶言恶行之丑陋,且呼吁对女教师宽容包容。
某大V呼吁宽容吸毒明星不要终生禁演,应该允许复出,不要过度惩罚。
还有主张对香港暴乱的恶徒宽容,并称暴乱中的恶徒为花园里的鸡蛋。
然后就是最近的胡锡进式“宽容”,宽容性自由,宽容裤裆,对滥交女学生处罚过重等等。当然,老胡对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南京女教师、吸毒明星复出都是主张宽容的。
笔者对这类貌似理中客、政治正确的无底线“宽容”谈几点看法。
1、宽容不能与公序良俗、社会道德、法律法规冲突。公序良俗有国情本土化问题,社会道德法律法规是文明社会得以维持的底线与基本规则基本秩序,消解破坏之会潜移默化瓦解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舆论误导是社会秩序的管涌,社会之堤可以毁于蚁穴,宽容不能是恶德恶行的温床与助推器。
2、宽容不能与政治底线冲突,久而久之经年累月地蚕食侵袭政治底线会有前苏联东欧国家解体悲剧之前车之鉴,历经多年国内外政治风雨的中国社会应该对此保持相当警惕,勿走苏乌之路,勿步中东覆辙,勿入战略泥潭。
3、宽容不是洗恶德恶行的漂白剂,宽容不是彰显“独立思考”的道德袈裟,也不是包装“理性批评”的装13道德高地。恶德恶行本该遭受社会道德谴责和法律惩罚,这种谴责与惩罚是对未来的引导。宽容罪恶是对未来的示范,减轻作恶者的内心道德法律负罪感。也是对受害者的轻蔑与侮辱,“宽容”论者们似乎不怎么考虑受害者及家属的利益保护,在此,他们的道德虚伪性捉襟见肘。
4、宽容不是免责,美国人宽容911吗?犹太人宽容纳粹吗?美国公司高管在演唱会上被镜头捕捉放大了出轨也没有被宽容,而是承担了辞职的代价。美国一女子在国家公墓侮辱美国阵亡军人也遭美国社会抵制,遭许多美国公司禁止录用。
5、无底线的宽容会反噬社会,贻害社会。“宽容”带来的恶性示范会伤害不特定的社会个体。“下一个受害的可能就是你”,当“激情杀人”如果能被宽容,滥杀无辜便没有心理负担和道德谴责感。吸毒明星如果被宽容能复出,中国的禁毒格局将遭釜底抽薪之破坏。性自由滥交自由堂而皇之横走大街时,宽容论者的后代子女就没有被伤害被反噬的可能?
6、宽容论者应该增加一点自己的场景化体验、带入感体验、参与感体验,去体会一下马斯克对大儿子的感受,虽然是变性不是滥交。去体会一下亲人被连捅数刀的感受,去体会一下自己女儿被奸杀,去体会自己孩子吸毒,自己孩子滥交,自己孩子滥交视频被公之于众的感受,去体会一下公开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宣示纵容性自由与滥交的因果关系,去体会一下暴徒在你家附近打砸烧的美丽风景线,去体会一下南京大屠杀后代的感受,去看一看731、南京照相馆等影片再谈宽容。
道德该有基准,法律该有尺度,社会该有秩序,宽容该有底线,恶德恶行该有后果,该有责任,无法逃避,无法洗白的后果与责任,社会才是良性和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