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笔者阅读到了一篇某红二陶某亮纪念另一个红二胡某华的文章。笔者阅读之后,感觉很有必要好好批判一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简直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切辉煌历史!
陶某亮竟然说:“从苏联的雄起到解体,联想到中国革命的磨难,十年‘文革’浩劫....从头到尾贯穿着反暴力革命的人性光芒。”(《笔祭德华》)反暴力革命,就是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的辉煌历史,就是否定一切先烈流血牺牲做出的伟大贡献。
毛泽东主席说,政权是枪杆子里取得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主席重上井冈山时,曾语重心长的说:“井冈山四支部队的绝大多数同志都牺牲了,现在活着的只有几十人,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牺牲的同志,忘记他们献身的理想和追求。”(马社香:《前奏: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如果没有数千万先烈的流血牺牲,哪里来得人民群众翻身解放?“人性光芒”?马克思教导我们,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就是实践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的人具有阶级性。陶某亮否定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否定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新中国,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反革命的阶级性,而不是什么“光辉人性”。她这段话,显示了她将先烈的理想、追求忘得一干二净!
陶某亮为了表达她的狭隘思想,甚至贬低她的父亲。她竟然认为:“我父亲的前提是‘若不是相信党,相信共产主义’,而耀叔叔说的是‘若不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们这几个孩子。’看上去父亲的怒吼更像共产党,但耀邦叔的则更符合人性。我始终觉得耀邦叔叔是少有的將党性与人性完美结合的共产党人。”(《笔祭德华》)陶某亮这句话,否定了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高于一切的地位、否定了“革命理想高于天”,充斥着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回忆文章不是原始档案,就有极大主观性,此话不一定是胡耀邦本人所说,但是确切的透露了回忆文章作者陶某亮本人思想的狭隘。
这时候,笔者的脑海浮现的是毛泽东主席牺牲的六位亲人——毛泽建、杨开慧、毛泽覃、毛泽民、毛楚雄、毛岸英。如果毛泽东主席不分了自家的田地、带全家人干革命,而“为了这个家”明哲保身、在国民党追求高官厚禄,会有我们的新中国吗?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主席认为:广大劳动人民的儿子上了战场,我的儿子怎能不上战场?于是,他坚决送毛岸英同志奔赴朝鲜前线。“在彭德怀介绍毛岸英牺牲情况并作检讨后,毛泽东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现在美国在朝鲜战场上使用各种飞机约一千多架,你们千万不能疏忽大意,要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司令部的安全。”(《毛泽东年谱(1949-1976)》1951年,五十八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主席为了人民送子上战场,与一切“为了这个家”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分子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切为了个人和家庭而斗争的人物,都根本无法与为了人民而牺牲个人、牺牲家庭的毛泽东主席相比。
陶某亮这篇文章,充斥着控诉自己父辈“挨整”时期的个人情绪,非要把“浩劫”(《笔祭德华》)放嘴边,却丝毫不反思毛泽东主席离开我们之后出现的一切不利于广大工农群众的问题根源于当年老干部们对毛泽东主席的科学思想——特别是他老人家预防党的腐化变质的正确思想的不理解。
毛泽东主席对吴旭君同志说:“我多次提出主要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话他们可以不听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将来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我现在还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作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我没有私心,我想到中国的老百姓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再走回头路。”“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毛泽东传》,第2357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今天,面对毛泽东主席的很多担忧变为了现实,我们难道不应该认真学习毛泽东主席最后一搏的历史、客观分析其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吗?今天出现大量的贪官污吏,哪个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毛泽东主席当年说的“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走资派还在走”完全正确呢?
陶某亮,你与其沉浸在躺在父辈功劳簿上狂嗨,不如认真通过对比前后三十年的历史来思考和学习一下毛泽东主席预防党的腐化变质的理论和实践。不站在工农群众的立场上,她也不可能理解毛泽东主席的科学理论和辉煌实践的!
总之,陶某亮这篇文章,否定了共产党流血牺牲打倒蒋介石的辉煌历史、否定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丝毫不深入思考毛主席预防党的腐化变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简直是否定了建国前建国后我党所有伟大辉煌正确的历史!这是每一位热爱毛泽东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同志、同胞都不可能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