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危机,也就是风险和机遇并存。
现在的越南,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7月2日,特朗普在自家的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与越南达成“历史性贸易协议”。如你所知,特朗普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也是一个狡猾的政客。他高调宣布的东西,肯定是对自己很有利,对对方很不利。既然他说和越南达成“历史性贸易协议”,那就表示特朗普对这个协议很认可。
特朗普口中所谓的“历史性贸易协议”,对越南其实是一个霸王条款。
协议的大致内容:
1、越南输美商品关税从最初威胁的46%降至20%;——这个所谓的关税让步,并不存在,完全是特朗普凭空捏造出来的。特朗普仅凭一张嘴,就和越南重新搞了贸易协议。
2、对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加征40%惩罚性关税;——这条被广泛解读为针对中国商品的条款,解释权完全掌握在美国手中。
3、越南向美国全面开放零关税市场,甚至接受美国海关入境稽查。——相当于给了美国“经济治外法权”。
这是活脱脱的霸王条款,但特朗普很喜欢。他就喜欢搞这种经济凌霸。
越南为什么要签署这种不平等条款呢?
答曰:2024年,越南对美顺差达123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墨西哥。
一千多亿美元,绝对算天文数字了。尤其是对越南来说,2024年GDP总额不足5千亿美元。所以那一大笔钱,足以让越南对美国卑躬屈膝。
要知道当年美国在越南飞机大炮坦克打了好多年,都没能让越南屈服,现在仅仅通过做生意,就让越南屈服了。
——这就是金钱的魔力。
越南现在传递出来的态度就是,只要能从美国赚钱就行了,骨气、节操、尊严啥的,统统靠边站。越南是真的穷怕了,想不惜一切代价从美国那里搞钱。但这个世界终究是残酷的,个人也好,国家也罢,想搞钱,都要付出代价。
那么风险来自哪里?
越南风险1、对自家产业链的冲击
越南自己的产业还比较初级。按常理,如果真的想要发展自己的经济,构筑自己的产业链,那么初期适当的贸易保护是必须的。越南倒好,直接关税清零,让美国商品肆无忌惮地冲击越南,那么越南本土产业链该如何构建?
如果无法形成自己的产业链,那么越南永远无法实现产业升级,就会非常脆弱。上次东南亚金融危机,越南也深受其害,根源就是自己的产业薄弱。如果再来一次金融危机,越南同样没有招架之力。
越南风险2、美国的陷阱
美国并不是慈善家,历史上对越南并不友好。二战之后,美国不仅大举入侵过越南,而且还制造过东南亚经济危机,让越南损失惨重。
美国这次让越南赚钱,是想重塑全球产业链。直白点说,就是美国想让制造业产业链离开中国,削弱中国制造的能力。所谓“第三国商品加征40%惩罚性关税”,其实就是针对中国来的,因为中国也是越南的贸易大国。如果越南从中国购买了原料,并且加工后出口美国,那么美国就会找借口说,这是中国商品借道越南,然后随意加税。
这个意图,就是增加中国对外贸易的壁垒。这明显是推着越南在中美博弈中充当炮灰角色。如果越南不配合美国,那么美国会出新招收拾越南。如果越南拎不清,真的充当了美国对付中国的马仔,很快就会尝到来自中国的反击。
越南风险3、中国
越南想赚贸易的钱,离不开中国,因为越南尚处于初级产品加工阶段。数据显示,越南对美出口的约33%(价值450亿美元)为中国商品经简单加工转口,涵盖电子、光伏、纺织等领域。越南能和中国切割么?当然不能。
之前中国商务部已严正声明:“谁要是通过出卖中方利益换取关税减免,中方将坚决反制”。越南和美国签署的这个协议,可以说是作出了一个危险示范。7月7日,越南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部分热轧卷钢产品征收高达27.83%的反倾销税,为期五年。此举既是对中国钢铁的一次主动打击,也是对美国与越南最新签署的关税协议的配合。
接下来中国必然会出针对性的反击措施。为什么这么说?
由于越南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零关税进入越南的美国产品,有可能以“越南原产”身份再出口至中国或其他RCEP国家,削弱关税壁垒。这对中国来说,也不公平,中国必然要发布针对性的对策。
越南历史上最顺遂的那些年,都是和中国配合比较好的时候。当越南试图与中国对抗时,总会遭遇挫折。远的不说,就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越南赶走了美帝,以为自己很有能耐,试图统一中南半岛,威胁到中国的利益。结果怎么样?一场战争下来,越南知道厉害了。说实话,相对于抗美援朝和对印反击战,对越反击战中国打得并不漂亮,但却让越南尝到了苦果。现在越南为了钱,抱美国大腿,间接损害到中国的利益,此举非常危险。
简单来说,越南现在面临着风险,但这种风险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因为中美两国在越南都投入了不少筹码,是越南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但由于中美两国在激烈博弈,尤其是美国试图阻挡中国崛起,造成了越南夹在中间不好受。
越南的局面很复杂,换成地球村绝大部分国家,基本都应付不来。他们大概率会选择一方为大腿。但越南不同,现在越南是既要美国的好处、也要中国的好处。越南为了要美国的好处,把姿态摆得很低,接受了特朗普的“霸王条款”。
那么越南接下来该如何平衡中国的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