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仁成了讲诚信的好人,杨白劳反成赖账的恶棍?”
“地主婆温柔大度如慈善家,穷人却被描绘成愚蠢懒惰?”
最近,一部号称“农村励志剧”的《生万物》彻底翻车了。表面是“乡村创业、乡村爱情”,骨子里却是赤裸裸的“翻案剧”——为地主阶级招魂,开历史倒车!
一、电视剧里的“地主”,比童话还假
剧中,地主不再是“残酷剥削者”,而是“勤劳节俭、善良大度”的体面人;穷人则成了“忘恩负义、爱占便宜”的刁民。最离谱的是,倪大红和林永健饰演的“爹辈”互呸名场面,被网友戏称“杨幂新剧太难了”——可这哪是演技问题?分明是剧本三观歪到太平洋!
历史真相呢?
在鲁南、苏北一带,地主对佃户妻女的“初夜权”是公开的秘密。学术论文《近代苏鲁地区的初夜权》记载:“佃户娶妻,先要地主睡过,然后农民才能圆房。”
1936年,沭阳地主汤宜逊强奸佃户妻子,王母劝阻被当场枪杀;
1942年山东大饥荒,地主联手压价,农民“贱卖田产”成佃农,送粮时被管家“刮斛”(一石粮进仓只算八斗);
佃户租种地主田地,租子“丰歉照收”,高利贷、杂捐压得人卖儿卖女——这才是真正的“杨白劳”!
电视剧却说:“地主勤俭致富,农民活该受穷”?
这哪里是“艺术创作”,分明是赤裸裸的“历史虚无主义”!
二、地主翻案:一场酝酿70年的“阶级复仇”
有人可能要问:都2025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敢为地主洗白?
答案很简单:阶级仇恨从未消失。
1951年,河南洛阳地主在“变天账”上写下:“谁分了我的地,谁在斗争会上骂过我,等国民党回来,一笔笔算账。”
今天,《生万物》这样的剧,就是另一种“变天账”——用“小善”掩盖大恶,用个别农民的错误否定土地革命的正义性。
更可怕的是,地主后代从未消失。
他们中的很多人,如今是“先富群体”的一部分,却不愿承担“先富带后富”的责任,反而需要文艺作品替他们洗白:“我们富得体面,农民活该受穷。”
这哪里是“乡村创业剧”?分明是“地主后代的精神还乡团”!
三、毛主席的土改,是绝不容否定的“万世之功”
土地改革,推翻了反动的封建统治,让农民第一次当家作主。
可今天,有人却嚷嚷:“地主后代该拿回土地,农民还要付利息!”
这和《闪闪的红星》里的胡汉三有什么区别?“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当年他当还乡团团长屠杀百姓,今天他的“孝子贤孙”用电视剧、小说为地主招魂,气焰同样嚣张!
历史不会倒退,人民不会忘记。
地主阶级是“不劳而获的寄生虫”,他们“粮食堆成山”却靠剥削农民的血汗。不打倒他们,社会怎么进步?劳动人民怎能过上幸福生活?
四、警惕!文艺作品成了“阶级复仇”的武器
《生万物》不是孤例。近年来,从“民国剧”美化军阀,到“年代剧”为地主翻案,一股“否定革命、美化剥削”的歪风正在蔓延。
他们的套路很清晰:
-
用“契约精神”掩盖巧取豪夺; -
用“个别善行”淡化系统性压迫; -
用“农民愚昧”否定土地革命的正义性。
可他们忘了:劳动人民的江山,不是几部电视剧能推翻的!

五、最后说一句:谁为地主翻案,谁就是人民的敌人
今天,当地主翻案的舆论喧嚣,当电视剧把黄世仁洗成“勤劳典范”,我们必须警醒:这是阶级复仇的信号,是精神层面的“还乡团”。
但历史已经证明:与劳动人民为敌的,最终绝没有好下场。
别看今天闹得欢,明日就得清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