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陈晋| 毛主席妙喻:写文章像递香烟一样,要学列宁的文风!

  毛泽东是文章高手。关于写文章的态度,他1960年8月19日会见越南的胡志明时,打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他说:“请人抽烟要这样(做手势,把烟自然地伸递给对方),不要这样(做手势,把烟随手扔甩给对方),但也不必这样(做手势,双手合起来捧上递给对方)。就是说,讲话、批评、写文章要文明一点,要学列宁,要用科学的语言,要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有时还要有一定程度的尖锐性,这要看什么情况,什么问题,不是把烟一丢。”

  写文章与递香烟,完全不搭界。毛泽东的比喻,却道出二者相通的立场和情感逻辑。把自己的香烟掏出来请人吸,犹如把自己的认识写出来请人读,本质上就是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毛泽东讲述的三种递烟方式,引出三种写作的态度和文风。

  第一种,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是平等的。请你抽烟,是尊重你,照顾到你的习惯;请读者读自己的文章,自然要尊重读者,写作时就要照顾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感受,就像把烟很自然地而不是冒失地递给对方一样,拿出的是作者的真实和真诚的见识。双方都不卑不亢。

  第二种,作者居高临下。把烟随手扔给对方,让人觉得是赏赐或强塞,而且还不管别人接不接得住,愿不愿意抽你的烟。如此态度写出来的文章,要么是教训人,要么是铁定了心,你爱读不读。

  第三种,讨好读者。卑微地双手捧上烟呈送给对方,让人觉得有情感“绑架”的味道,是一种“庸俗的谦虚”。实际上,这是随波逐流的写作,缺少真诚和立场,依然是没有把读者放在眼里。

  在上述比喻中,毛泽东明确提出:写文章要文明一点,要学列宁。列宁的文风好在哪里呢?毛泽东1956年9月会见外宾时说:“列宁是把心给别人,平等待人,而斯大林则站在别人的头上发号施令。他的著作中都有这种气氛。”把心交给别人,才可能有平等的写作态度和真诚的文风。1964年1月8日,毛泽东又向某大报的负责人明确表示:“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写文章。列宁就很少引人家的话,而用自己的话写文章。当然不是说不要引人家的话,是说不要处处都引。”用自己的话写文章,这应该是一个起码要求,处处引用别人的话,显然是偷懒,不是拉大旗,就是藏私唬人。对被引用的人来说,也未必是一种尊重。

  毛泽东欣赏的列宁的文风,概括起来,正是他一贯强调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文风,关键在平等的写作态度,要有读者立场、学理思维和真诚表达。

  (本文原载《中华读书报》2024年11月27日)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