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郝贵生:列宁《唯批》中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

  【作者按语】列宁1908年写了一篇著名的哲学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简称《唯批》)。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极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当年毛主席在世时号召学习马列六本著作就包括列宁的这本书。笔者退休之后,曾经写过一篇较长的学习该著作的文章《<唯批>中的唯物主义及其理论现实意义》,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理论刊物《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今年是列宁诞辰100周年,近日,笔者又重温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结合思想理论界和整个社会唯心主义思维方式的猖獗,更加感到列宁该著作中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主义方法论、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这部著作当今对绝大多数群众包括许多理论工作者来说,不是一部熟悉的著作。因此今天在整个社会淡化和轻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用的大环境中,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温列宁这部光辉著作,有必要向毛主席所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也应该把《唯批》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介绍给群众。因此决定把拙文《<唯批>中的唯物主义及其理论现实意义》的内容分解为三部分即:一、《唯批》中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二、《唯批》中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意义,三、《唯批》中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分三篇在红色网站重新发表,且对原文部分内容也稍做补充和删改。首先发表第一篇《<唯批>中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

2024年元月10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欧洲的马赫主义哲学流派马赫、阿芬那留斯等人继承了英国贝克莱和休谟的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路线,鼓吹“要素论”、“原则同格论”、“思维经济原则”、“物质消失了”等一系列的唯心主义观点。俄国的波格丹诺夫、卢那察尔斯基等人竭力吹捧马赫主义,并企图用马赫主义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这种在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之后泛滥起来的唯心主义思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猖狂进攻,并为社会主义运动中反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提供了哲学依据。特别是俄国的波格丹诺夫等人在1907年连续出版了四本书,全面鼓吹经验批判主义,攻击唯物主义。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列宁勇敢地承担起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历史使命,向这种新的唯心主义思潮发起全面的反击和批判。列宁在革命的紧张时期,重新阅读和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著作,搜集了大量历史和现实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资料,于1908年2月至10月完成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著作,并于1909年5月在莫斯科出版。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所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内容极其丰富,其阐发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是:

  一、重申恩格斯的世界物质统一性思想,并揭示了“物质”概念的本质特征

  世界的本源、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任何一个哲学家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给予回答的问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针对杜林的错误观点和错误的论证方法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而马赫主义者鼓吹“思维经济原则”,把人的主观感觉作为世界的基础,“感觉成了没有物质的感觉,思想成了没有头脑的思想。这种十足的谬论是企图在新的伪装下偷运主观唯心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正是针对马赫主义的错误观点,列宁引证了恩格斯的上述著名论断,严厉批驳了马赫主义者尤什凯维奇对恩格斯这句话的歪曲和所谓“反驳”。同时,列宁还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的本质特征。我们知道,“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哲学家们经常使用的概念。旧唯物主义者常常把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或日常生活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而唯心主义则把“物质”看作“感知”、“感觉”,特别是随着自然科学中电子的发现,唯心主义者鼓吹“物质消失了”的错误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大量使用“物质”概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强调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是各种“实物”的总和,但始终没有给“物质”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列宁面临着唯心主义对于唯物主义的进攻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给“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同上,第89页)这个定义一是强调物质的最主要特性甚至是唯一的特性就是对人的感觉、意识的不依赖性、客观实在性。二是强调物质的可认识性、可反映性。三是强调物质是一个哲学概念。列宁的物质定义与唯心主义的物质观、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与不可知论都划清了界限。

  二、阐述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以及认识的辩证法思想

  列宁针对马赫主义的物即感觉的复合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根据恩格斯的论述,揭示了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思想到感觉到物?恩格斯坚持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坚持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路线。”(同上,第37页)在此基础上,列宁还阐发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结论即:一是认识对象对认识主体的不依赖性,二是人们的认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对象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只存在未被认识的事物与已经被认识的事物的区别。三是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完全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识。

  三、阐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列宁在阐发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基础上,又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他指出:“对象、物、物体是在我们之外、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着的,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这个结论是由一切人在生动的人类实践中作出来的,唯物主义自觉地把这个结论作为自己认识论的基础。”(同上,第78页)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认识论不仅是唯物论,而且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为基础。马赫主义在其哲学中把实践与认识割裂开来,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遵照唯物主义行事,而在理论上则是另一回事。列宁认为完全是错误的。人们的全部认识不仅包括日常生活的认识,而且包括全部理论认识都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离开实践活动谈唯物主义认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四、阐述客观真理思想和真理的辩证法思想

  认识论路线不同,必然导致对“真理”的含义理解不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客观唯心主义如宗教神学、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把真理理解为独立于人的主观精神之外的客观精神。主观唯心主义则把真理理解为人的主观精神和主观感觉,而马赫主义者则把真理只是看作“思想形式”、“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符号”、“象形文字”等。列宁正是针对马赫主义对于唯物主义真理观的歪曲,再次重申和阐发了唯物主义关于真理的客观性思想。列宁认为,真理作为认识来讲,确实是人的思想形式和组织形式,但认识作为真理所反映的内容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觉和意识的客观实在的东西。“如果真理只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那么天主教的教义也可以说是真理的。因为,天主教毫无疑问地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同上,第83页)列宁也正是根据真理的客观性思想以及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思想,又阐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问题,特别是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基本原理。列宁说:“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同上,第103页)

  五,阐述哲学的党派性以及与阶级性的关系问题

  马赫主义者一方面鼓吹唯心主义观点,另一方面又竭力混淆和抹杀唯物主义派别与唯心主义派别的根本区别,在哲学上企图超出这两个基本派别。列宁引用了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说明任何哲学,无论是自觉还是非自觉的,都离不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哲学的党派性原则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斗争。“在我们涉及的每个认识论问题上,在新物理学所提出的每个哲学问题上,我们探究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透过许多新奇的诡辩言辞和学究气十足的烦琐语句,我们总是毫无例外地看到,在解决哲学问题上有两条基本路线、两个基本派别。是否把自然界、物质、物理的东西、外部世界看作第一性的东西,而把意识、精神、感觉、心理的东西等等看作第二性的东西,这是一个实际上仍然把哲学家划分为两大阵营的根本问题。”(同上,第227页)列宁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史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就是在半个世纪的时期内,发展了唯物主义,向前推进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派别,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他们把胡言乱语、冠冕堂皇的谬论以及想在哲学上“发现”“新”路线和找出“新”方向等等的无数企图当作垃圾清除掉。“马克思的全部哲学言论,都是以说明这二者的根本对立为中心的”。(同上,第229页)恩格斯“在自己的一切哲学著作中,在一切问题上都简单明白地把唯物主义路线跟唯心主义路线对立起来。不论在1878年、1888年、1892年。他对于‘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片面性’而创立新路线的无数煞费苦心的企图,一概表示轻视。”(同上,第229页)而当前哲学上的所谓“实证论者”、“实在论者”“就是哲学上的可鄙的中间党派,它在每一个问题上都把唯物主义派别与唯心主义派别混淆起来。在哲学上企图超出这两个基本派别,这不过是‘调和派的骗人把戏’而已。”(同上,第232页)同时列宁还认为,哲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党派性斗争与社会生活中的敌对阶级的斗争是联系在一起的,“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同上,第240页)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3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