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张志坤:官僚主义在抗疫中的表演真丑陋

  最近,若干地方在抗疫中的荒唐做法引起广泛的议论,网络上热炒一片,弄得简直有点民情鼎沸、怨声载道的样子。

  荼毒全球的新冠疫情已将近三年了,三年来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抗疫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业绩,可以说,除了中国之外,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在病毒面前如此一步不退顽强战斗坚持三年之久,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这是中国人民伟大抗疫斗争十分光辉的一面,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但与此同时,伴随抗疫斗争日益持久化,抗疫过程中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官僚主义也开始粉墨登场,有时候还表现和表演得相当充分,而且随着时间延续还有愈加放肆的倾向,这就不能不引起高度的注意了。应该说,截止目前,抗疫中官僚主义已经十分令人憎恶,其丑陋的表演与表现具体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简单“一刀切”

  官僚主义借用形式主义的外衣,把行政上“走过场”那一套照搬到抗疫斗争中来,在贯彻执行上级防疫政策的时候不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而是“一刀切”。中国这么大,情况这么复杂,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吻合实际,当具体政策举措同客观实际相背离的时候,就不应该削足适履,而要实事求是才行。但官僚主义坚决不干,而一定要逼着人家削足适履,形象一点说,就是砍削肥瘦大小不一的脚去适应统一尺码的鞋子,不给任何辩解的机会,也没有任何协商的余地,导致现如今各地主要领导纷纷出面喊话,说要“坚决防止一刀切、简单化,避免出现过度防疫”。这样的喊话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类似的事情如今已经很普遍、很严重了。

  第二,高度不负责

  不给任何余地、不许任何变通地搞抗疫“一刀切”,看起来像是高度负责的样子,其实质是高度不负责,因为这样就可以把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推得一干二净。这历来是官场上一种十分油滑、诡诈的伎俩,即一切都丝毫不差地按照上级的要求办,这样出了天大的事情也就与己无关了。

  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实际抗疫中就屡屡出现了缺少人性的恶劣事件,比如拒收病人,孕妇无人接生、危重救治延误,等等,很多时候因此弄出哭天喊地、撕心裂肺的事情来,在这些事件中,相关掌握事权的人大都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表现得十分冷漠,让人看不到和看不出起码的善意与良心。

  至于由官僚主义所造成的供应不及时、市场蔬菜价格飞涨、一些地方秩序混乱等问题,那就更是多如牛毛了。

  第三,权力在肆虐

  更加可恶与可恨的是,一些官僚衙役真的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因为全民抗疫的重心与重点在基层,因此基层单位及基层人员就掌握了一些平常不曾有、等闲难得见的执行权。就是在这点不起眼的小权利面前,一些浅薄的人也经不起考验,也要因此吆五喝六、狐假虎威起来,手中的那点权力就相当地肆虐了。网上曾经盛传一些地方抗疫人员粗暴执法、无理对待群众的短视频,观看之后令人痛恨。这当然是个别现象,但鉴于现如今网络信息如此发达迅捷,个别现象的传播面与知晓度却是惊人地高,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惊人的大。

  事实上,全民抗疫中的官僚主义的表演与表现远远不止上述这几种,由此所造成的“过度抗疫”的问题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也演绎成为当前中国抗疫中的一个政治问题,严重地侵蚀了中国全民抗疫的道德与道义魅力,严重削弱了“动态清零”政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由此引发的官民对立情绪令人痛心,一些人抓住这个由头以此为话题对中国发动猛烈的攻讦,至于什么“中国人:你们美国人牛逼啊,新冠都不不算病了;美国人:你们中国人更牛逼,除了新冠,其它都不不算病了”之类的笑话更是满天飞。“过度抗疫”的负面效果让人痛心,由此引发出来的政治生态问题令人惊心。

  应该承认,全民抗疫过程所暴露出来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相当严重,对此不应回避。事实再一次证明,官僚主义是执政党可怕的毒瘤,那些搞官僚主义的人完全背离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他们的出发点已经歪了,这些人心里装着的已经不是人民百姓,而是上级领导,工作中对上不对下;他们的目标也完全错位,工作的目的不是服务人民,很好的控制疫情,而是要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参加笔者文章《抗疫斗争不是为了保住某些人的乌纱帽》),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在他们那里完全变成了“以自己为中心”。这样的人,不管平时政治口号喊得多么响亮,其实质都是政治上投机分子,都是可恶的蠹虫。

  因此,对于抗疫中的官僚主义行为,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护短,而应该发现就打、露头就打,要把抗疫中玩忽职守行为与官僚主义行为同等对待,应利用这个契机将其狠狠地整治一番。

  从根本上说,这也是自我革命的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既要进行彻底的反腐败,也要进行最坚决的反官僚主义,要在几场较大的反官僚主义风暴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的制度性安排,从而将这个可恶的东西压制在最小的程度和最小的范围内。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