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色戒》:以色情冲击人性底线
近日,女作家阎延文对台湾导演李安拍摄的电影《色戒》进行了批评。她在新浪博客撰文,题目为:《色戒色情污染,李安导演应向国人道歉》。大多数网友为阎延文的博文叫好,一位台湾博友在评论中写到:“我在高雄走出影院就说,中国人应该对这部电影说‘不’,尤其是祖国大陆。”也有网友持相反的态度,认为《色戒》是艺术片,表现的是人性。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阎延文说,我们就先来谈《色戒》的人性。性的隐私和禁忌,是世界各民族文明的共同认同。在西方文明中,吃了智慧果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男女两性有了羞耻之意,摘下无花果叶盖住身体的隐私部位。东方的传统文化,更是含蓄而内敛。在中国,性从来是隐性文化,孔孟之道、礼义廉耻使性禁忌更为普泛,保持着男人和女人的尊严。1993年发布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把孔子思想和西方基督教、印度佛教统称为“黄金法则”,标志着人类正在寻求全球的伦理底线。而《色戒》的三大段激情戏,男女主人公完全裸露在影院大屏幕上,将性交、性虐过程,毫无遮掩地直接演绎,赤裸裸地暴露在观众面前。人类文明的神圣性被彻底瓦解了,李安导演用色情冲击了人类的伦理底线,玷辱了华夏文明。正如新浪网友文竹所说:“我对李安导演的《色戒》非常不能理解,他,作为一个‘奥斯卡获奖者’为什么要导演《色戒》这部性爱+暴力的无聊游戏,让所有华人不但是深深失望,而且是非常的无法理解、无法接受!”
2. 兽欲≠人性:《色戒》不是爱情片
支持《色戒》者一口咬定李安与政治无关,这部片子只讲艺术与爱情。著名电影演员陈冲最近对媒体表示:“《色戒》只是一部爱情片”。
对此,作家阎延文表示否定:“爱情是人类最高贵美好的感情,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我们知道,凡哺乳动物几乎都有两性器官,也都有两性媾和的生理过程。但是,动物的两性交媾只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没有感情的成分;而人类特有的爱情,则是心灵和灵魂的产物。爱情不等于性交,这正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此前,李安曾表示,《色》剧改编核心是:“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李安说,这是张爱玲写在剧本旁边的导演指示。而作家阎延文则表示,如果说阴道快感属于动物发情,而爱情的愉悦产生于人类心灵。李安在《色戒》中,想用阴道去诠释爱情,于是,影片用兽性代替了人性。
最近,著名作家魏明伦说:他在色戒中只看到了兽性,而没有看到人性。阎延文说:“我同意这种说法。”《色戒》中,李安导演精心安排了三大段激情戏,这可以说是电影《色戒》的真正高潮。影片的第一场床戏,就是王佳芝被易先生强暴遭受性虐的场面。更为明显的电影语言,出现在第二场激情戏里。此刻,易先生像发疯的公兽,王佳芝则像发情的母兽。床不再是人类爱情的舞台,而是兽性的角斗场。两个媾和的男女心中没有爱情,而是暗藏杀机。王佳芝的刺杀目的自不用说,易先生其实也把王佳芝当成猎物。男女两性相互压倒相互蹂躏,不像交媾而像赤裸裸的肉搏——看谁能杀掉谁,看谁能毁灭谁。
那种恐怖杀机,实在看不出是爱情,而只看到动物世界的兽性。再进一步说,影片的所谓人性其实比动物性更血腥残忍。即使到了动物世界,公兽与母兽交媾后,也决不会把母兽杀死。但是,《色戒》中的易先生却在充分享受了王佳芝的肉体之后,最终杀死了她。阎延文表示:“影片比兽性更为残酷,还何谈人性?!”
3. 人性至上还是魔性至上?
一些支持《色戒》的评论家则认为,这正是复杂人性的表达。李安也有这种表示。阎延文则提出:“用电影表现复杂的人性,剖示人性邪恶的经典作品,在电影史上屡见不鲜。比如日本电影《人性的证明》,中国观众熟悉的译名是《人证》。这部70年代末和主题曲《草帽歌》一起风靡的老电影,展现了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国会议员之妻八杉恭子为掩盖过去,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混血儿子乔尼。影片用时空交错的艺术手段,将杀子时母亲面目狰狞的镜头,与乔尼幼年母子欢悦的场景,快速交替呈现在屏幕上。精彩的电影语言将复杂人性鲜血淋漓地推向极致。然而,影片结尾真相大白时,八杉恭子还是人性复苏,抛出儿子的草帽跳下悬崖。呼唤母爱的《草帽歌》终于战胜了邪恶,使人性得到了最终的证明。
但我们在《色戒》中,却看到邪恶最终战胜了人性。影片结尾处,正如新浪网友所说:“该死的没有死,不该死的却都死了。”李安用电影语言撕碎了人性理念,人性没有得到升华,而是进入了黑暗。观众在《色戒》中看不到“人性至上”,而只能看到“魔性至上”。
4. 撕碎人性:《色戒》对郑苹如等抗日志士的第二次杀戮
支持《色戒》的吴稼祥在博客中说,“阎延文如果做了阎王爷,应该判汪精卫下两次地狱:第一次是因为他当了汉奸;第二次是因为他用形貌美化了汉奸。”对此,阎延文表示,“我不可能判汪精卫下两次地狱;恰恰相反,倒是李安导演在《色戒》中第二次杀死了郑苹如。如果说68年前的可怕枪声结束了她23岁的美好生命,李安则在《色戒》中,用赤裸裸的色情和对抗日志士的丑化,在精神和人格上,对郑苹如进行了第二次杀戮!只是这一次更为残忍。年轻的郑苹如在枪口前倒下还是秘密的;而这一次,《色戒》是用6800万个宣传网页,用全国院线的全面上映,用大片‘色诱’全国观众,公开地把她杀戮了。这个为抗日献身的女性被影片扭曲了,凌虐了,羞辱了。因此,郑苹如的家属才站出来质疑李安。说到这里,我已不仅为郑苹如感到悲哀,而是为《色戒》叫好的评论家们感到悲哀。我似乎听到了长眠地下60多年的郑苹如的英灵在哭泣,在呐喊,在愤怒地质问;我也似乎如网友汤粉所言,感到了南京的30万冤魂、台湾的65万抗日先烈和3000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捐躯的中国军民的魂魄在愤怒,在呐喊,在质问:为什么在他们的肉体被敌人杀害后,李安们还要用《色戒》辱没并杀死他们的灵魂?!”
5. 破碎的艺术:历史大片 + 色情A片 + 纪录片 =《色戒》
正如诗人修客所言:“李安为了奥斯卡……,颠覆的不仅仅是民族核心价值,同时也颠覆了艺术。”阎延文同意这种观点,她说:“如果我们解读《色戒》电影本身,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个所谓的艺术电影,竟是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混乱结构。”
其一,影片前1/4段,从一首《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军歌开始,屏幕上出现爱国青年参加抗日军队的场面,眼看一车又一车的军人开往前线,那种汹涌的抗日人流,仿佛历史大片的正面描写。这段开场白,不仅使《色戒》用聪明的障眼法,顺利通过了两岸三地的电影审查机构,在香港、台湾、大陆先后上映;而片中港大青年学生慷慨激昂演出抗日戏剧一段,更易使人产生爱国戏的错觉。
其后的《色戒》却仿佛紧急迫降,很快就从历史大片转变为三级A片。从王佳芝色诱易先生开始,《色戒》三大段赤裸裸的激情床戏,几乎掀起了影片的全部高潮,正如吴稼祥博文所说,《色戒》之“色”,就是针对“某个年龄段的女性公民”,她们“听说梁朝伟的宝贝蛋终于露了馅,于是,……梁朝伟的肉蛋一时间成了金蛋。”这段话显然说出了李安导演的真意。影片赤裸裸的色情场面,原来就是要“色诱”中国观众,赚取票房。如果说李安导演给女性观众安排看的色诱盛宴是“梁朝伟的金蛋”,那么男性观众呢,自然就要看汤唯的腋毛了。正如新浪博友鲁速所写:“《色戒》之‘色’,确实是一色惊天下。”因此,这部电影被“美国电影协会”定为NC-17级;在香港也被定为三级片。
其三,影片中穿插日伪时期的上海街头景,则是冷冰冰的暗色调,包括街头乞丐和放映日本皇民化宣传片等,都仿佛一部老胶卷拍摄的纪录片。导演李安刻意追求真实,在与龙应台的对话中,他谈到了煞费苦心的营构:“所有的尺寸都是真的,包括三轮车的牌照和牌照上面的号码。……老上海街景的建筑材料也是真的,连街上两排法国梧桐都是一棵一棵种下去的……易先生进出的门禁森严的后巷,还真的就是当年76 号特务头子之一李士群的住宅后巷”。看来,李安导演确实想用纪录片式的风格把历史拉回影院,使观众不能不相信他“抢救出的那段历史”,从而“很深地‘浸泡’在那个历史情景里”。因此,龙应台才一语中的地评论说:“李安……把40年代的民国史——包括它的精神面貌和物质生活,像拍纪录片一样写实地纪录下来。”
6. 艺术的荤素拼盘,导演的三重欲望
于是,历史大片+色情A片+纪录片=《色戒》。这条艺术公式,在我们对《色戒》进行了艺术解码后,不能不令人大跌眼镜。难道这就是李安导演的艺术?很多网友表示,看完《色戒》感觉沉闷,除了前文谈到的人性撕毁等原因,更多的理由恐怕是影片实在不够好看。积木式的零散组拼,把影片的艺术撕扯得支离破碎、百孔千疮。应该说,李安在《色戒》中确实破了艺术之戒,将生猛海鲜青瓜白菜,一齐塞给大众。待观众难辨口味刚说一声“难以下咽”时,立刻就会有评论家当头棒喝:“你懂电影吗?这是艺术!你这种人,根本不懂艺术!”
其实,是不是艺术,创造艺术的艺术家心里最有数。身为有相当功底的获奖导演,李安当然知道这份“历史大片+色情A片+纪录片”的荤素拼盘,实在算不上艺术。但心知肚明是一回事,商业时代的电影利益是另一回事。说到底,这只是针对不同群体的商业策略。历史大片使得审批机构顺利过关;火爆床戏满足世俗的情色欲望;而纪录片则以虚拟的历史真实感,达到李安自己所说“抢救历史”的功效。
三种影片模式,表述着导演的三重欲望。但无论“获奖欲”、“票房欲”还是“价值观念欲”,其实都是艺术之外的表达。李安不是神仙,他再有才华功力,也不能在保证艺术的同时,满足这么多的非艺术欲望。要艺术还是要欲望?李安选择了后者。但是,艺术藏不得半分虚假。太多太强的欲望,使《色戒》的电影艺术被撕裂瓦解,即使有一些精彩画面和段落,也不能挽回破碎的艺术殿堂。因此,即使单纯从艺术角度看《色戒》,我们也只能为影片因商业策略导致的艺术轰毁,发出一声叹息。
7.影片核心:以“色+戒”解构民族历史与国家意识
著名作家魏明伦最近说:“我看完电影后,能从电影名字上理解的就只有两点,‘色’就是房中术;‘戒’就是代表金钱的六克拉钻戒,这两样东西加在一起就可以瓦解掉民族情感。”
支持《色戒》的吴稼祥博文,则表达了这样一个核心:女性器官高于国家。这也就是李安导演的理念。要女性器官,还是要国家?要性欲+金钱,还是要民族与道义?
阎延文说:“在中国文化中,家国观念和人性是和谐共存的。国与家,个人与民族,从来不是对立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中国人最朴素的价值理念。然而在《色戒》中,爱国的女人只是工具;而高于国家民族之上的,是她的阴道快感。‘阴道说’和‘工具说’结合,成为《色戒》解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的另一种价值理念。”
8. 《色戒》:李安导演的一场赌博?
《色戒》上映以来,确如龙应台所言:“像一颗来势汹汹的大火球从天而落,星火四溅”,以“色情+金钱”的欲望之火,烧灼着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家国观念。正如一个新浪网友所说:“李安已经不像导演而像赌徒,仿佛在牌桌上红了眼。”
阎延文对此表示惋惜。据报道,香港放映的《色戒》也不是完全版,该片还有猛戏被删,可见李安导演拍片时多么义无反顾,确实有一种豪赌的感觉。富有才华的李安导演,在《色戒》中却拿自己的才华、功力、获奖荣誉和后半世声名为赌注,与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国家情怀,大大地赌了一把。李安导演在这个问题上,把自己放到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对立面,放到了民族历史和人类道德底线的对立面。而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正如网友绝世王剑所言:“民族尊严,不容侵犯”。因此,不管有多少宣传攻势,不管有多少名人支撑,李安导演的这场《色戒》之赌,无论如何是输定了。
9.《色戒》背后的思考:如何为中国主流文化护航?
两个月来媒体爆炸式的宣传,几乎都是为《色戒》票房造势,为影片的“人性”情色一致叫好。阎延文举出了几个数字:在炒得最热时,为《色戒》高声叫好支撑票房的宣传网页竟达6800万个,就是12月2日百度搜索还有4600万个网页;而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的宣传网页是347万,是《色戒》的十三分之一;11月刚召开的全国青创会与《色戒》放映在同一个时段,中共中央常委李长春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作家要“靠人品立身,靠作品说话”,而百度搜索仅有2000个网页,目前能打开的还有342个。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色戒》这种爆炸式的宣传,无形中给中国大众造成了一种莫名的压力,仿佛不看《色戒》就是落伍,就是不时尚,就是不懂人性不懂艺术。而作家阎延文所写的这样一篇艺术说理的文艺批评,却只能在博客中讨论,缺乏表达空间与发表平台。就是这样一篇发在博客中的文章竟引起了十几万网友的支持,但也触动了个别人的敏感神经,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谈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又搞文革啊?”更有甚者,竟然对阎延文进行无理谩骂,甚至人身攻击。对此阎延文表示:这恰好说明,当前文艺价值体系尚需建设,主流文化还缺乏足够的媒体平台和话语空间。在大众传媒时代,我们的主流媒体应如何承担起弘扬民族正义的责任?如何为中国的主流文化护航?
10. 阎延文:《色戒》讨论刚刚开始,我希望和朋友们一起努力
阎延文谈到:在文化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今天,我们的电影艺术,应如何承载中国的主流文化?应如何使电影艺术代表中国的正面形象走向世界?放眼世界,当今各国几乎无一不把影视艺术作为传播本民族主流文化的载体。在流行文化制造输出大国的美国,好莱坞大片在表现二战时期的美国人时,大都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显示了美国式的爱国主义。好莱坞电影体现的核心价值,几乎都维护了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秩序。为什么我们的华语电影,就要诋毁中国的核心价值,把一群丑陋的中国人端到世界电影节上?有人说,目前中国是贸易顺差而电影文化逆差。阎延文认为:差距也许并不仅仅在电影技术上,而更多存在于民族文化精神的张扬上,存在于如何树立民族主流文化这个关键点上。因此,我们对《色戒》的评论还刚刚开始。
谈到批评《色戒》获十几万网友支持的第一篇博文,阎延文说:“在民族历史和国家形象被扭曲强暴的时候,身为作家和评论家,发出自己清醒的声音,是我无可回避的责任。虽然李安是大导演,拥有金钱权势和话语霸权,我的评论从未获得平等的对话平台;虽然我作为一个70后女作家,最近几天遭受了肮脏下流不堪入目的辱骂诽谤;虽然相对于6800万轰然叫好的网页,我的声音显得纤细而微弱,但我并不孤独。因为我的声音并不只属于我,而属于大家。这是众多诗人、作家和热爱中国文化的网友们共同的声音。诚如搜狐网友故土所言,这是‘龙一样沸腾的人流’。在冬天里,我却仿佛置身于温暖澎湃的潮水中。那字字珠玑的评论、那正义凛然的支持,使我如此感动。我知道,现在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的朋友,在和我共同努力;维系我们的,是对中国文化的良知、道义和责任。”
阎延文最后表示:“《色戒》讨论还刚刚开始,此刻正是任重而道远。我希望和朋友们一起努力,为了我们祖先五千年富饶丰盈的文化,为了华夏文明的现在与未来。”
附记:
1. 尊敬的网友们,由于我的电脑新浪引擎于11月28日晚就显失灵,对网友们的支持和来访没能一一回复,在此深表歉意。待引擎恢复后,我将一一回访,送上祝福。
2. 我的前篇评《色戒》博文,得到网友4000多条评论,其中有许多精辟见解和珠玉文字。我在此文中引用了部分精彩评论,即此表示感谢。由于篇幅限制,尚有诸多精彩评论不能一一引用。我准备把所有这些精彩评论收集起来,作为一笔中国文化的珍贵财富。
3. 在我的前篇博文下,也有一些令人齿冷的下流污秽语言,甚至人身攻击。有朋友劝我删除掉,但我没有删除,也不准备删除。把丑陋暴露出来,让那些无耻、无聊和无能,永远裸露在那里给世人观看,也许是对丑陋最好的救赎。
祝福冬安!
阎延文2007年12月4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