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由之说天下:华为意识——见证任正非一种怎样的超级思维?

由之制图

  在昨天的“由之说天下”《华为原生鸿蒙操作系统的里程碑意义》一文中,赞赏过任正非和他的华为作为一家世界级伟大公司所具有的企业特质。由之作为研究过《华为基本法》并亲身感受过华为企业文化独特魅力的亲历者,一直认为,任正非不仅具有企业家思维,同时具有政治家与战略家思维。在华为的企业文化塑造的底色中,明显有着军队文化的基因与色彩,其中华为一些领先的“企业意识”与任老爷子的个人行伍经历及其他后来在商场中不断摔打、不断追问、不断思考的独特经历与超级思维不无关联。

  在华为的企业文化字典里,流行着许多任正非的口语与军事术语。如任正非在销服体系奋斗颁奖大会上说:“让听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让一线直接决策!”“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指挥战斗”……诠释着“商场如战场”的致胜与竞争逻辑,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于是,由之想将本人多年对华为观察所归纳的这些“华为意识”展开阐述一下,再分享给那些对商道探索有兴趣的朋友。华为的模式与经验很难复制。

  有人说,“企业文化是创始人文化”与“一把手文化”,这一语道破了企业家与企业卓越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塑造的独特构建力与影响力。

  昨天,“由之说天下”在惊叹华为原生鸿蒙操作系统推出的划时代与里程碑意义时说到:“我们赞赏任正非和他的华为未雨绸缪的‘备胎意识’,敢为人先‘吃螃蟹’的‘先锋意识’,主动坚守科技‘上甘岭’的‘阵地意识’,无惧‘卡脖子’的‘挑战意识’,背负国家使命的‘担当意识’,瞄准未来科技制高点的‘战略意识’,集中优势兵力个个击破的‘战术意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激励意识’,股权激励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意识’,轮值董事长制的华为领导体制‘变革意识’,白手起家、无中生有的‘创新意识’,坚持不上市排除资本干扰的‘主导意识’,步步为营稳打稳扎的‘竞争意识’,低调且开放的的“谦卑意识”,把‘活下来’作为最高纲领的‘危机意识’,在内部设立红军蓝军互相揭短的“批判意识”,以《华为基本法》依法治理企业的‘法治意识’,具有全球视野的‘天下意识’……华为所塑造的具有独特性且带有军队文化基因的企业文化,成为了华为作为世界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一家令人尊敬的世界伟大公司与时代榜样。

  1. “备胎意识”:华为有鉴于日本东芝、法国阿尔斯通遭受美国无情打压的历史教训,成为“打不死的小强”,华为的抗压能力在美国的打压中经受了生死考验。华为的“备胎意识”体现在其对供应链的多元化和风险管理上。例如,面对可能的供应链中断,华为未雨绸缪,多年前就开始准备“备胎计划”,以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够维持运营。华为投入巨资研发自己的芯片和技术,以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这一点特别具有远见卓识与危机洞察力。

  2. “先锋意识”:华为在5G技术的研发上展现了敢为人先的“先锋意识”。尽管面临国际竞争和挑战,华为依然在5G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的地位。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技术颠覆,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自信心,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

  3. “阵地意识”:华为在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投入,确保公司在这些领域的领导地位。比如在通信设备制造领域,华为不断研发新技术,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任正非多次强调攻克科技的“上甘岭”,这就是阵地意识。

  4. “挑战意识”: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与美西方的遏制打压,华为勇于接受挑战。任正非经常用那架在二战中伤痕累累的伊尔飞机教育华为人,揭示“磨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的道理。华为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中,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依然坚持开拓国际市场,最终赢得了全球客户的认可。华为在3G时代才开始出道,4G时代追随,5G时代就超越,在6G时代可望引领,其专利数在全球首屈一指。这种敢于胜利,成就了华为的气质,塑造了华为的精神能力能。

  5. “担当意识”:华为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华为作为一家民企,想国家之想,急国家之所急,自觉担当国家的科技使命,其巨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与硬核贡献。

  6. “战略意识”:“方向永远比力量更重要”。有人说“一次战略错误既使用一千次战术正确也无法挽回”,华为深知这一道理。华为的战略规划能力体现在其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长远规划。比如,华为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布局,通过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成功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前列。比如无人驾驶汽车领城布局,比如物联网布局、中医诊断开发布局。

  7. “战术意识”:虽然战略是第一位的,战术是第二位的,但二者相互依存,战术服从服务于战略,华为继承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在具体执行层面能够集中优势资源,个个击破。例如,在市场营销上,华为采取了“饱和攻击”策略,通过全方位的市场推广,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8. “变革意识”:华为在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上不断进行变革,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例如,华为的流程架构从一级流程4条增加到16条,以适应公司战略和商业模式的转型。

  9. “创新意识”:华为作为知识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企业,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禀赋,纯粹依靠内部的创新驱动。华为在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是其成功的关键。例如,华为在全球建立了16个研究所,并与合作伙伴成立了60个基础技术研究中心、与用户成立了36个联合创新中心,与几百所大学进行产学研对接,以推动技术创新。

  10. “主导意识”:公司上市虽无可厚非,但华为坚持不上市,希望保持企业的独立性和自主决策权。任正非担心公司一上市,资本说了算,企业失去了主导公司方向的能力,可能违背创始人与公司的初心使命,他选择这样做,使得华为能够专注于长期发展,而不是追求短期利润与资本亲睐。

  11. “竞争意识”:华为在市场竞争中步步为营,稳打稳扎。例如,华为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中,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逐渐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厂商。而5G是华为的无敌存在。

  12.“谦卑意识”:有句圣经谚语“上帝要谁灭亡,必先让变疯狂”马云在自从上海浦东喊出那句狂妄言论之后,当年人民日报发表时评:“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的马云”这是一种警示。但华为不同,华为的“谦卑意识”在其企业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种意识体现在多个方面: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以身作则,展现了谦卑的领导风格。他不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而是清楚自己的不足,强调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华为的成功。任正非个人仅持有华为1.4%的股份,这种分享精神体现了他的谦卑和对员工的尊重;华为在面对外界质疑和挑战时,通常采取低调的公关策略,避免过度炒作,而是专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这种低调的发展策略体现了华为的谦卑意识。华为制定了一套系统、严密的员工行为规范,如《华为人行为准则》和《干部改进作风的八条要求》,这些规范要求员工在言行上保持谦逊和低调,体现了华为的谦卑意识;华为鼓励员工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自我提升。在美国拼命打压华为之后,任正非但没有强烈抗议,相反表示要向强大对手美国企业学习;华为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如支持希望工程、烛光计划等,体现了公司谦卑地回馈社会的意识。

  13·“危机意识”:企业基业长青不易。华为始终保持危机意识,准备迎接各种挑战。任正非曾表示,他每天都在思考失败与企业破产怎么办?而把华为企业“活下去”作为了最高纲领,这让其他尚在挣扎中企业情何以堪?!这种看似“低调”的危机意识,实则帮助华为在面临挑战时能够保持清醒和应对能力。

  14·“批判意识”:华为内部设立的红军和蓝军机制,是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策略,旨在通过内部的批判和自我批判来促进公司的持续进步和创新。红军代表公司现行的战略发展模式,而蓝军则代表主要竞争对手或创新型的战略发展模式。蓝军的任务是挑战红军,通过模拟对抗、批判构建和自我完善,帮助公司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从而避免自满和停滞不前。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2008年,华为曾考虑出售其终端业务,但蓝军部门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份报告,强调手机终端对华为未来的重要性,并警告说放弃手机终端将使公司面临战略被动。任正非最终接受了蓝军的意见,保留了终端业务,这一决策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消费者业务成为了华为的重要收入来源。

  15. “法治意识”:华为以《华为基本法》为企业的小宪法,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价值导向十分清晰。不搞“一把手说了算”,华为依法治理企业,具有浓厚的法治色彩。这种法治意识有助于公司规范运作,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运作的确定性。

  16. “人才意识”:华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将全球人力资源化作企业人力资本,是一家集科学家、产品设计师、工程师与市场营销师于一体的全球庞大精英集群。华为高峰时有19.4万人的知识精英。华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文化留人”的奋斗环境,是华为持续创新和成长的关键。深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带兵之道,舍得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与团队。

  17. “激励意识”:华为通过重赏激励员工,股权激励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这种激励意识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将华为打造成一个具有全员持股的独特机制以及深度捆绑的利益共同体,解决了劳资双方在资本主义社会看来常常对立的固有矛盾,避免了企业长期的利益纷争。

  18. “天下意识”:华为具有全球视野,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公司。华为的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服务。

  ……

  这些意识和品质共同塑造了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其成为一家令人尊敬的世界级伟大公司。顺带说一句,那种互联网上某院土攻击华为“垄断”,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站不住脚的。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