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邵仁里:对农作物和中草药材进行转基因改造是生物技术的谬用

  为什么说对农作物和中草药材进行转基因改造是生物技术的谬用?

  理由一:迄今为止,对于人类基因组这部有着30亿碱基对的天书,人类对其能读懂的部分仍然不多,而且由全球数百名科学家参与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基因组中,那些没有被编的基因,未能进入基因库,被称作"垃圾DNA”,但在控制细胞、器官和其它组织的过程中这些非编码基因发挥着关键作用。所以说,人类对生物体中基因组这部天书的密码还未破译的当下,对健康的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是盲目的,有害的、极其危险的。

  理由二:用转基因技术来改造农作物和中草药材,其实质是用人力来干预生命的自然演化规律,这是极其错误的,也是极其危险的。

  道法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完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

  转基因专家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现在可以打破物种界限进行基因转移,从而达到品种创新和品种改良的目的,这种不受物种生殖隔离限制而进行基因转移的方法,就是转基因技术。”(《百名专家谈转基因》P92)

  众所周知,生殖隔离是大自然的法则,它是保障生态平衡,生物种群有序健康生存发展的保障,是天道。而转基因技术打破生殖隔离的大自然法则,是违背天道的。由此可知,转基因技术培育的不是新品种,而是新物种,不是自然演化而来的新物种。

  比如转基因Bt汕优63水稻,是把 Bt杀虫基因转入到水稻里了,这种Bt转基因水稻在自然演化中,是永远不可能出现的,所以说这种转基因水稻不是新品种,而是一种新物种,是异化的水稻。这种转基因水稻如果大面积种植必定会毁灭千万年传承下来的、天然演化而来的传统水稻。

  转基因技术用于改造中草药材,必定会毁灭中华医药,这是显而易知的事,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必须用正常人的常识和同理心理解就可以了。

  中医药讲究的是道地药材,道地药材的重要特点是天然演化而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中药材。对中医药材进行转基因改造,必定毁坏中医药这一大自然馈赠给中华民族的瑰宝。枸杞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而其中的宁夏枸杞被认为是道地药材,是唯一被载入《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据有报道科技部地方重大科技攻关項目,宁夏科技攻关项目"抗蚜虫转基因枸杞新品种培育研究”已通过专家验收。那么这个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过的抗蚜虫转基因枸杞,导入了雪花莲凝集素酶基因,这种转基因枸杞还能作为滋补中药材吗?中药材经转基因改造后,其药材的安全性及其副作用如何确定?其药材的疗效又是怎么确定的?这些研究清楚了吗?

  转基因的农产品,可用动物喂养对比实验来确定食用的安全性和危害性。但被转过基因的中药材,要确定其安全性和无副作用,与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同等的疗效,这个问题确实是需要对中药材进行转基因改造的专家和单位来作出回答的。如果没有一个实验可以证明转基因药材与对应的非转基因药材具有同等的疗效和安全性,那么被转了基因的中药材绝对不能流入市场作为中药材应用。

  有人提出在我国搞转基因农业的理由是,到2030年,中国要达到16亿人口,解决16亿人口的吃饭,只有用转基因技术。这个理由其实是不成立的!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负增长,到2050年中国人口减至13.64亿。

  我国连续多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些成绩的取得表明,所谓的用转基因技术可以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是个伪命题。

  前农业部Han部长对转基因有个概括性的说法:“转基因说到底是个科学问题、法治问题。安全不安全,应该是科学来评价,能种不能种,应该由法规来处理,食用不食用,应该由消费者来选择”。他这个似是而非的说辞,可能代表了某些“精英”的观点,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目无民众。

  转基因说到底只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而这个技术,用于改变传统的天然演化而来的农作物种子,这是大错特错。因为人类对基因组这部天书的密码知之甚少,破解这部天书的密码还是遥遥无期。生物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触一发而动全身,改动几个基因,对整个生命信息系统会产生何种影响,搞转基因的专家可能是一头雾水。但是,搞转基因的始作俑者是预见到了其必然恶果是毁灭整个天然的农作物。否则他们不会在距离北极点约1000公里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里,建造一座“末日种子库”。约1亿粒世界各地的农作种子被存在零下18摄时度的地窖中。(《转基因战争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顾秀林著,P141)

  2008年2月,报道末日种子库的落成典礼时,一份刊登在《自然新闻》(Natural News)上的报道文章“世界末日种子库即可投入商业运营”中这样披露:“该种子库的投资者包括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孟山郡公司、先正达基金会和挪威政府。”

  孟山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和先正达基金(总部设在瑞士)是活跃在转基因植物种子开发及相关的农业化工产品领域的龙头企业。"(同上书P143)

  看来始作俑者是预见到转基因植物种子开发扩散必定会使天然农作物种子遭到灭顶之灾的,否则,这些极力推广转基因的组织者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地不远万里地跑到北极圈内建一个“末日种子库"呢?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是质疑的,毕竟天然农作物的食用是经过了上万年的食用检验的,所以说传统的经历过千万年自然演化而来的农作物是安全的,是有定论的。

  但是,有一则“全国转基因科普巡讲走进黑龙江"一文中提到有一位科普处处长说:“转基因农产品甚至比非转基因的还要安全!”这个说法就是不靠谱的。因为还没有一例多年多代动物喂养实验能证明转基因产品作为食物是安全的,相反,法国科学家塞拉利尼团队做的转基因玉米喂养实验,历时2年,实验鼠200多只,做了十一项分析,在母鼠身上发现数目惊人的肿瘤,大部分肿瘤在乳腺上;在公鼠身上则是许多肝肾疾病。所以说,转基因产品对人类是不安全的。

  有不少技术官员喜欢讲:“在我国经过科学家进行安全评价和政府严格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这种说法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做二年以上的动物喂养试验,这才是科学评价转基因是否安全的主要方法。法国科学家的动物喂养实验已证明转基因产品对动物体的健康是有危害的。你要去推翻这个定论,必须作二年以上的动物喂养实验来证明转基因产品对人类是安全的。要在我国产业化推广转基因农产品,必须预先要做两年以上动物喂养实验来证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盲目推广转基因农作物是极不负责的。

  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必定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害,这些必须要预见到。推广转基因农作物,应该先听听生态学家的意见,切不可盲目推广以免造成生态灾难。

  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必定污染传统的天然农作物,那时消费者还有选择吃传统食物的可能吗?举个例子,目前市场里出售的红彤彤、硬邦邦、失去天然风味的西红柿是转基因的吗?老百姓还有可能选择吃传统的、蔬果型、具有天然风味的西红柿吗?!转基因农作物商品化生产必然剥夺消费者的选择权。

  我们的法律法规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于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种植必须听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我相信广大人民群众是不愿意丢掉天然演化而来、千万年传承下来的农作物,而去改吃转基因产品,因为转基因产品至今没有动物喂养的科学实验能证明它是安全的。转基因“安全不安全应该是科学来评价”。转基因农产品进行科学评价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学科组成的研究人员进行动物喂养实验,取得实验数据并进行多学科的科学研究分析。但是农业部至今还来开展组织这方面的科学评价。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对有益生物,如蜜蜂、其它有益昆虫、土地里的蚯蚓和有益微生物的影响,都应搞清楚,在这些科学结论未出来前,不能盲目推广转基因农作物。

  现在有些极力推动在我国推广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专家,只讲转基因的好处,不讲转基因的危害,这是极不正常的。从目前抗虫、耐除草剂两大转基因农作物来看, 转基因抗虫农作物本身就成了制造农药的加工厂,耐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草甘膦农药残留极高。

  有位转基因专家在“科普”转基因安全时说:“在酸性环境里的胃里, Bt蛋白最多在一分钟内就会完全降解变成氨基酸或者更小的单位。实际情况并不是如“科普专家”讲的那样。

  中国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的团队关于微小核糖核酸的重大发现证实某些微小RNA不但能进入哺乳动物与人体血液循环,而且调控某些基因的表达-称为“跨物种调控”。

  miR-A大量存在于大米中,人类吃了几千年,说明这个因子是无害的,但是转基固的大米中的miR-A和传统的大米有什么区别呢?有没有出现危险的miR-A呢?这表明转基因的风险依然有着很大的不可预见性。

  转基因农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它破坏了传统天然演化的农作物种子,转基因往往又和专利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制夺了农民拥有种子的权利。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中指出了农业发展的根本路径,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三分之二的土地还是中低产田,把中低产田的土壤水平提到高一个台阶,就可以把我国的粮食生产再上一个台阶。要保护好几十年来培育出的优良农作物品种,保护好优良的种子资源,这是应该化大气力的,千万不要让转基因农业毁坏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

  中国的农业要持续发展,要走的正道是生态农业。联合国粮农组织“让农业回归自然”一文中说:“天然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可使世界粮食供应满足人口增加到90亿人的需要。”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设计而创立的弘毅生态农场,核心思路是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创建“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其核心理念是坚持“六不用”原则(即: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人工合成激素、地膜、转基因技术),他通过利用生态学原理从秸杆、害虫、杂草综合开发利用入手,种养结合,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市社区支持农业,促进城乡融合。这应该是我们农业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对健康食物的需求所应该努力的方向。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